衡量價格的一把尺
某高鐵站前一宗商業區土地標案價格速算
接到其他事務所委託來電,說明客戶委託一宗高鐵周邊商業區土地標案的估價,在協助試算這個案子時,價格日期以當時試算日為基準,估價目的和價格種類則為供市場交易價格參考之正常價格,歷經一番數據資料的調查分析,加上本身對這個高鐵站周邊的熟悉度,從法規分析到虛擬建築量體的規劃,以土地開發分析法為主軸分析與試算下,將此宗商業區土地開發分析價格定為100.08(萬/坪),並將估價結果交與對方。過些時日,接獲來電告知,委託人(某建設公司)說如按照估價報告書上的價格就能得標了,意思是沒有得標,聽起來有點可惜。
但我個人觀點是贊同委託人投標價格的決定是很理性的,雖然未能得標,相信個案當時也是有考量到自身的營運風險。
後來透過實價登錄和招標網站查詢,了解本案標售底價94.21(萬/坪),得標價格則是97.94(萬/坪),得標者是科技業者。
就價格競爭而言,科技業者標購土地的用途、資本運用的規劃、建築開發後的建物利用及處分,與建築業者考量的內容有一些差別,考量的資產流動風險和要求報酬率,可能低於建築業者,因此出價較為高些。
而就這個高鐵站周邊土地開發型態而言,很明顯地朝向商辦大樓發展,包括最早進駐的華邦電子,後繼的惠友遠見,到近年的暐順經貿、以及正在興建中的國泰人壽辦公大樓等,都是商辦大樓型態,高鐵周邊已不再是住宅不動產的場域了。